外观
Lesson 3 磁场的有关规律
约 1668 字大约 6 分钟
2025-09-23
上节课讲了静电场的有关方程,这节课继续讲静磁场的方程.
先回顾上节课得到的 ∇⋅E=ρ/ε0,这是一个「线性」的方程,所谓「线性」指的是场和源两者都是一次的. 因为方程是线性的,所以电场符合叠加原理,一个 ρi 的分布能够产生一个 Ei 的电场,最后空间中的总电场是 ∑iEi.
另外,静电场的旋度 ∇×E=0,它是一个保守场.
下面来推导静磁场的有关方程. 一开始人们认为磁场的方程应该相当复杂,因为有天然磁体、铁磁体等等也能产生磁场;但是发现电流的磁效应、提出分子电流假说之后,磁场的定律变得能够理解.
当然分子电流假说在更深的层次上并不是正确的. 一个例子是电子自旋的经典解释,会导致电子的表面旋转速度远超光速,这是违背狭义相对论的.
电流密度:j=ρv,这里 ρ 是某种特定载流子的电荷密度、v 必须是载流子定向移动的速度. 当然这个定向漂移的速度比热运动速度要小得多,而且越是良导体、载流子浓度越高,定向漂移的速度就越慢. 这也解释为什么不良导体的 Hall 效应更加明显,因为不良导体在同样电流密度的情况下载流子定向漂移速度大,受到磁力更强.
电荷守恒:
−∬j⋅dσ=dtd∭ρdτ⟹∇⋅j+∂t∂ρ=0
如果两项都是零,就构成稳恒电流.
Biot - Savart's law:
dB(r)=4πμ0∣r−r′∣3j(r′)×(r−r′)dτ′,B(r)=4πμ0∭∣r−r′∣3j(r′)×(r−r′)dτ′
后者是叠加原理的结果. 如果仅仅是一个点电荷在空间中以 v 运动,那么电流元就是 qv.
电流元受到磁场的力密度:f=j×B.
下面推导微分形式:
B(r)=4πμ0∫V′∣r−r′∣3j(r′)×(r−r′)dτ′=−4πμ0∫V′j(r′)×∇∣r−r′∣1dτ′=4πμ0∫V′∇∣r−r′∣1×j(r′)dτ′
我们的目的是把 B 写成某个矢量场的旋度 (因为我们已经知道 B 没有散度),利用 j 依赖的是源点坐标 r′ 而不是场点坐标 r,所以 ∇r×j(r′)=0,最终上面的式子化为:
∇φ×fB(r)=∇×(φf)−φ∇×f=4πμ0∫V′∇×∣r−r′∣j(r′)dτ′
这时候可以定义磁矢势 A (因为积分是对源点积分,但是 ∇ 是对场点求导,所以可以提到积分号外):
A(r)=4πμ0∫V′∣r−r′∣j(r′)dτ′,B(r)=∇×A(r)
观察发现这个磁矢势的表达式和电势几乎完全一致,从相对论的角度看,这两者能够构成一个四维的矢量,也就是四维势.
因为磁场是一个旋度场,所以一定无散度 ∇⋅B=0.
磁场的旋度:
∇×B∇⋅A=∇×(∇×A)=∇(∇⋅A)−∇2A=∇r⋅4πμ0∫V′∣r−r′∣j(r′)dτ′=4πμ0∫V′∇r⋅∣r−r′∣j(r′)dτ′=4πμ0∫V′[∇r∣r−r′∣1⋅j(r′)+∣r−r′∣1∇r⋅j(r′)]dτ′=4πμ0∫V′∇r∣r−r′∣1⋅j(r′)dτ′=−4πμ0∫V′∇r′∣r−r′∣1⋅j(r′)dτ′=−4πμ0∫V′[∇r′⋅∣r−r′∣j(r′)−∣r−r′∣1∇r′⋅j(r′)]dτ′=constant I−4πμ0∫V′∇r′⋅∣r−r′∣j(r′)dτ′=4πμ0∬S∣r−r′∣j(r′)⋅dS
这里,应该积分要覆盖所有有电流的区域,没有电流通往表面,上述积分是零.
∇2A(r)∇×B(r)=4πμ0∫V′∇2∣r−r′∣j(r′)dτ′=4πμ0∫V′j(r′)∇2∣r−r′∣1dτ=4πμ0∫V′j(r′)[−4πδ(r−r′)]dτ′=−μ0∫V′j(r′)δ(r−r′)dτ′=−μ0j(r)=μ0j(r)
静磁场的定律就是:
∇⋅B=0,∇×B=μ0j
下面研究随时间变化的电磁场定律. 最早的一条应该是 Faraday 的电磁感应定律,「闭合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和通过该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」
∮LE⋅dl=ε=−dtdΦm=−dtd∬SB⋅dσ
如果把求导移到积分号之内,就得到了
∮LE⋅dl=−∬S∂t∂B⋅dσ
动态磁场的散度是零吗?
我们上面磁通量所使用的面积的选择是自由的,两种不同面积的选择 S1 和 S2 恰好构成一个闭合曲面,只是方向相反. 要使得面积选择自由,必须有
∬S1B⋅dσ+∬S2B⋅dσ=0
这正是动态磁场散度为零.
另外,要注意理解参考系的选择:到底是线圈在移动、磁场不动;还是线圈不动、磁场在移动?这会产生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不同描述,但是电磁规律永远是一样的.
更新日志
2025/9/23 03:31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78d72
-feat(note): add electrondynamics note于522ae
-feat: delete electrodynamics于c6f0b
-feat: add electrodynamics lesson-3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