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Lesson 6 Nobel Prize
约 1041 字大约 3 分钟
2025-10-11
鉴于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刚刚颁布,和我们量子力学关系很大,所以我们花点时间来说一说.
我们对于宏观和微观量子效应的区分有一个概念,叫做 catness:用来标度自由度的大小. 对于宏观的生命体,比如说「Schrödinger 的猫」,它具有非常大的自由度,这是宏观的物体.
对于自由度极多的系统,我们还是可以说:
[x(i),p^x(j)]=iℏδij
已经有人在 1023 量级的系统上实现了量子效应. 但是真的在宏观上实现量子效应还是非常困难. 事情的转机来源于一个叫做 Brian Josephson 的人,当时 P.W.Anderson (这个人是凝聚态物理至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) 在 Josephson 的学校那里做访问学者,Josephson 已经知道了 Bose - Einstein 凝聚的事情,最简单的宏观量子效应就是 Boson 的 Bose - Einstein 凝聚,所有的全同 Boson 聚集在谐振子的基态上、波函数非常简单.
Bose - Einstein 凝聚的波函数怎么写呢?
ψ0(x1)ψ0(x2)⋯ψ(xn)
(所有粒子都有同样的波函数,但是自由度极高,来自于总的粒子数)
Cooper 等人做的超导 BCS 理论和上述波函数其实很相似,只是 ψ0 换成了 ψpair↑↓(Rc,r),这里
Rc=21(r1+r2),r=r2−r1
分别表示质心坐标和相对位移. Cooper 对中的两个自旋相反的粒子耦合之后合成了一个类似于 Boson 的体系,产生一种凝聚,达到所谓 s 波超导;当然,我们可以预料到这样的耦合也能产生自旋 ±1 的 pair,这是之后得了 Nobel Prize 的 p 波超导.
Josephson 知道了 Cooper 他们的理论,他想到宏观量子效应应该通过类似 Bose - Einstein 凝聚的效果来实现,于是设计两个超导体 + 中间一小层绝缘体的一种电路结,来观测电流在中间的一些量子效果.
美国的高校会在教授每工作六年时,给教授们一个带半薪休假一年的机会,很多学者利用这个机会来到别的学校做访问.
Anderson 很欣赏 Josephson 结的思路,给了很多资源来研究这件事情.
在电路中引入 Josephson 结得到环路后,电路系统也可以被量子化,共轭变量有
[Q,e−i∂Q∂]=iℏ
等等,它和原子系统的区别在于这是人工的,我们能够调整这个系统的各个参数,进行各种实验. 比如我们可以在一个环路中得到这样的叠加态:
∣↺⟩+∣↻⟩
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观测到两个方向的环流.
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他曾经的老师得了 Nobel Prize,叫 Carl Wieman,他甚至是学而思网校聘请的高级教研员 (
这一次 Nobel Prize 利用上面的很多想法,做了一些和超导量子计算有关系的工作.
为什么电路体系可以用 Lagrange 和 Hamilton 的力学来描述?
这些理论是一般性的.
为什么电荷的共轭变量是相位?
现在我们已经学到的知识只能支持我们说,这样的共轭变量选择是自洽的.
自由粒子
对于自由粒子,不含时 Schrödinger 方程就是一个自由的行波.
问题在于,我们的波函数没办法归一化,这时候要引入波包的概念:
Ψ(x,t)=2π1∫−∞∞ϕ(t)ei(kx−2mℏk2t)dk
相当于很多不同频率的平面波叠加.
色散的波包都是会散开的,我们需要使用非线性的 Schrödinger 方程来生成孤子解 (不色散的波包).
更新日志
2025/10/11 07:47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3dd7d
-feat(note): add qm note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