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Lesson 1 入门介绍
约 1879 字大约 6 分钟
2025-09-15
一些介绍
本课程的内容是量子力学的基本知识,强调与科学研究的联系,加强师生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,正确掌握量子力学的观点,达到解决一般量子力学单体问题的能力.
本周四 (9.18),尤老师将在系里面做一个报告,介绍他五年以来的工作. 这是因为长聘教授有一个五年考核机制. 另外,建议大家周四下午参加一些 Colloquium,这是大家接触专业内容的一种很好途径,喝喝 coffee 认识一下只能在照片上看到的那些人.
先说 mechanics. 我们一开始学物理,就在学质点的运动,mechanics 就是在讨论一个点的运动,有两个方面:一个是 kinemetics (运动学)、一个是 dynamics (动力学).
量子力学,是一种非经典的 mechanics,用来解决「经典」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. Quantum 这个词来源于 quanta,意思是「分立的、一个一个的」,高中我们可能就知道光电效应中光子的能量是 hν,一份一份传递;大家也没有听说过「半个电子」的说法. 在 quantum 的概念下,我们原来的 statistics 可以变成 quantum statistics,量子统计;原来的分析力学也可以加上「量子」的概念.
之后大家做科研,下面还会要学现代量子力学和高等量子力学,更深入还有量子场论,这是大家所避不开的学习.
本课程不点名,大家能来还是尽量来,大概每周一次作业. 考试的内容大多是书中的题目. 另外,本课程的和开者是吕嵘教授,在尤老师出差时,可以找吕老师,也可能会有代课的情况. 大家还有课程群,有什么问题在微信上问也没有问题,当然最好的联系方式是电子邮件. 老师办公室在新物理楼的 W226.
如果大家迟到了 15 min 以上,就不用再过来了;老师迟到 15 min 估计也不会来上课,这是紧急情况的预案.
本课程的教案只能自己使用,不能用作商业用途.
开始讲人生经验
第一就是要注意身体.
第二,清华的学生有个不太好的点,很多人大一学完量子场论,给别人很大压力;也有人代码水平很高,说自己一个月能挣十几万. 但是想来大家到这里读书,往小了说其实就是为了拿到文凭,找到一个好的工作,有能力的时候为国家做贡献. 就算学完了这些东西,又有什么用呢?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,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学校的这个名号,大家都是平等的. 另外,虽然都是各个地方考来的精英,但是不要想着所有人都会围着你转,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本分.
接下来是英语:英语很有用,我们课程的参考书是 Griffiths,这是英文书. 英语本身是科研这条路上的一个重要工具.
志当存高远. 还有,所有的老师都是你的老师.
注意
奇妙人生经验讲了好久,后面摆了不想记 (
考核
作业 20% 分数、期中期末各占 40%. 考试平均分一般是 85±10.
所谓「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」,希望大家能够在老师用通俗语言表述的情况下,用自己的数学语言来做推导.
除了 Griffiths 以外,参考:曾谨言《量子力学教程》(这本书太啰嗦、很扎实,第一次没必要用这个).
下课的时候有些同学问的问题:
考试的时候是英文题目看不懂,怎么办?
你问老师,老师会告诉你的. 你都交了钱来上学了.
有同学在这学期同时学数理方程,这样是不是会有麻烦?
其实我们这学期解的偏微分方程都在电动力学里面遇到过. 可惜的是讲不了很多散射有关的东西,这恰恰是量子力学应用最多的部分,因为「碰撞」是我们探索微观粒子的重要途径.
入门
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,我们用实验总结经验的公式,再从理论上推导出符合实验的那些公式,这就完成了理论的进化. 但是理论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,比如 Newton 万有引力,G 到现在为止还到不了百万分之一的精度;Coulumb 定律认为真空是空的,在小尺度上的真空极化等量子效应会产生影响,现在的精度大概在 10−12 左右. 如果到了 10−22 的尺度,我们能看到引力波.
1900 年之前,Newton 的经典力学、Maxwell 的电磁学,以及当年的统计物理,都似乎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. Kelvin 勋爵认为物理学除了「两朵乌云」,已经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了.
双缝实验:光波、水波都有双缝干涉的效果,电子也具有相同的效应. 电子的概率波先穿过双缝,产生干涉;但是电子本身还是以粒子的形态出现在屏幕上. 我们把电子理解为一个「粒子」,是因为它的运动符合 Newton 力学对于质点的很多描述;但是在双缝干涉实验中,我们感受到电子作为「波动」的运动.
当然还是有人在尝试不用非经典的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效应... 比如苏联有人用人眼作为单光子探测器做双缝干涉 (人眼可以比拟那种百万级别的仪器),当然我国肯定不允许这类实验.
Newton 定律的质点运动是
F=ma,mdt2d2x=−dxdV
而 Quantum mechanics 的粒子运动用波函数来描述:
iℏ∂t∂ψ=−2mℏ2∂x2∂2ψ+V(x)ψ
经典系统本身也会遇到大量非线性的效应 / 统计效应,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计算的,这至少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事实: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够计算出来,混沌现象无处不在.
上面 Schrödinger 方程对应的是经典的线性系统,当出现耦合或者相互作用系统时,这个方程也要做出修正. 和 Newton 方程类似的一点是,我们知道某时刻的初条件,可以解得 ψ 随时间的演化. 但是 ψ 本身无法被测量,∣ψ∣2 表示「粒子在这个时空点出现的概率」,这表明波函数并不是单个粒子的性质,而是一个系综的性质 (统计效应).
注意
系综的理解方式并不被所有人认同. 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采用这种观点.
量子的效果体现在 Planck 常数 ℏ 上.
更新日志
2025/9/15 07:26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8cf01
-feat(note): add quantum-mechanics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