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Lesson 13 初稿分析 & 演讲说明
约 823 字大约 3 分钟
2025-5-21
Q1:从提纲、开题到初稿,文章的变动如何?
Q2:尝试阐述论述思路 / 画出思维导图. 研究的问题和结论是什么?
从初稿到终稿:100% → 120% / 150% → new 100%.
问题分析
虎头蛇尾.
从凑不够字数到超字了赶紧收尾,文章的“前摇”太长,显得头重脚轻.
列出细纲 (文章总字数的 10% 左右),写出要点、做规划、开篇抓人,尾论饱满.
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比较忙的时候… 如果是“连载式”的写作,可能会出现文气不贯通的情况,在每天剩下的碎片时间里还不如用来打磨自己的细纲,在大块的时间再一气呵成写完文章.
理论使用.
避免理论先行、图片滥用,不要把文章的落脚点放在引用上.
以问题驱动论述,将理论作为工具.
提出自己的“金句”,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往“上”走,很多现在的现象已经“溢出”了前人的理论.
同时,别用太多装饰性的图片与图表,这样并没有意义.
材料分析.
聚焦与概述相结合. 聚焦:细致描述某一个具体的案例,比如引用微博原文、详细分析句中的各种含义. 想象一下大片的开头,做到“抓人”.
追问现象、细读材料,关注矛盾、含混、遥呼.
粉丝情感的边界在哪里?“喜欢”背后,还有“爱之深、责之切”,这些矛盾的情感是研究的要点.
词句层次.
规范使用标点、恰当划分段落.
中心论点、上下关联、由繁化简、层层递进.
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出声地读一遍,人类说话的历史比写字的历史长了不知道多少. 生理上的一些反应会直观地告诉你这绝对有问题.
分析材料
(1) 视觉分析 —— 分析海报
约翰・伯格:《观看之道》(有两本).
(2) 数据分析 —— 票房数据
横向对比、纵向比较、交叉关联 (基础数据和特殊数据),发现亮点.
利用一些技巧来突出数据的重点.
(3) 场景分析 —— 影视剧场面
也可以分析 MV、背景音乐和画面场景的配合,各种方面.
在描述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:重点突出的部分,详细展开,分层次递进.
下周交成长档案册.
课堂展示说明
每人 5 min,建议 5 ∼ 10 张 PPT,可以讲自己研究的整体,或是某个分论点.
展示得分 10 分,前期交流 (1) + 报告内容 (3) + 演讲表达 (3) + 创意表现 (3),单项满分人数不可超过 5 人.
PPT 得分 5 分.
面向听众有三个层次的目的:理解 (understand)、记住 (remember)、相信 (believe).
PPT:
- 简洁风
- 结构式
- 讲义风
- 图文式
不要自动播放!
99% 的问题都能通过换个电脑播放的方式来解决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