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Lesson 6 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法 (二)
约 2031 字大约 7 分钟
2025-10-31
方程常点邻域内的解
/Theorem/
如果 p(z) 和 q(z) 在圆 ∣z−z0∣<R 内单值解析,则在此圆内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
dz2d2w+p(z)dzdw+q(z)w=0w(z0)=c0,w′(z0)=c1
有唯一的一个解 w(z),并且 w(z) 在这个圆内单值解析.
取 u=dw/dz,则化为一阶方程组:
u′=−pu−qw,w′=u
转化为积分方程组:
u=c1−∫z0z(pu+qw)dzw=c0+∫z0zudz
要求 ∣z−z0∣<R. 如果取 u0=c1 和 w0=c0,迭代,得到
un+1=c1−∫z0z(pun+qwn)dzwn+1=c0+∫z0zundz
每一阶都是解析函数,因为最开始的函数是解析的;因为解析性,所以积分与路径无关,取一个 z0 到 z 的直线积分路径,令 z−z0=ρeiφ,则
u1=c1−∫0ρ(c1p+c1q)eiφdρw1=c0+∫0ρc1eiφdρ
必定存在 M>0 满足 ∣p∣<M 且 ∣q∣<M,取 m=max{∣c0∣,∣c1∣},则
∣u1−u0∣<2mMρ,∣w1−w0∣<mMρ<2mMρ
后面迭代的每一项都是满足上述条件的,有
∣un−un−1∣<n!m(2Mρ)n,∣wn−wn−1∣<n!m(2Mρ)n
最终
u−c1=(u1−u0)+(u2−u1)+⋯
全部一致收敛. 解的存在性得证,唯一性可以反证法得到. 定理说明常点邻域的解可以表示为
w(z)=k=0∑∞ck(z−z0)k
同时只需要 c0 和 c1 就能定出所有后面的系数,于是可以写出一个线性表示:
w(z)=c0w1(z)+c1w2(z)
/Example/ (Legendre 方程)
求 Legendre 方程
(1−x2)dx2d2y−2xdxdy+l(l+1)y=0
在 x=0 点邻域的解,其中 l 是一个参数.
x=0 是一个常点,可以令解为
y=k=0∑∞ckxk
代入方程,得到
(1−x2)k=0∑∞ckk(k−1)xk−2−2xk=0∑∞ckkxk−1+l(l+1)k=0∑∞ckxk=0
为了合并成一个级数,第一项变换为
k+=2,得到k=0∑∞{ck+2(k+2)(k+1)−ckk(k−1)−2ckk+ckl(l+1)}xk=0
每一项系数都要为零,实际上得到了一个递推的关系
ck+2=(k+2)(k+1)k(k+1)−l(l+1)c=(k+2)(k+1)(k−l)(k+l+1)ck
于是只要确定 c0 和 c1,就能定出整个序列.
c0c2n=(2n)(2n−1)⋯2⋅1[(2n−l−2)(2n−l−4)⋯(−l)][(2n+l−1)(2n+l−3)⋯(l+1)]
下面是一个阶乘,但是上面不好处理,考虑用 Γ 函数来描述,因为有:
Γ(x)=(x−1)Γ(x−1)⟹x(x−1)(x−2)⋯(x−n)=Γ(x−n)Γ(x+1)
同时 Γ(1)=1,Γ(1/2)=π,所以 Γ(n)=(n−1)!. 于是,
c2n=(2n)!22nΓ(−l/2)Γ(n−l/2)Γ(l/2+1/2)Γ(n+l/2+1/2)c0
我们还需要算 c2n+1,原理是相同的,有
c2n+1=(2n+1)!22nΓ(−l/2+1/2)Γ(n−l/2+1/2)Γ(l/2+1)Γ(n+l/2+1)c1
最终的通解是,
y(x)=c0n=0∑∞(2n)!22nΓ(−l/2)Γ(n−l/2)Γ(l/2+1/2)Γ(n+l/2+1/2)x2n+c1n=0∑∞(2n+1)!22nΓ(−l/2+1/2)Γ(n−l/2+1/2)Γ(l/2+1)Γ(n+l/2+1)x2n+1
上面 y1 只含有 x 的偶数次幂、y2 只含有 x 的奇数次幂,分别是偶函数和奇函数,这不是级数解的普遍性质,而是因为 Legendre 方程本身具有很好的对称性.
在常点邻域内求级数解的一般步骤:
- 将 (方程常点邻域内的) 解展开为 Taylor 级数, 代入微分方程.
- 比较系数, 得到系数之间的递推关系. 化简为有利于反复递推的形式,比如乘积的形式.
- 反复利用递推关系,求出系数 ck 的普遍表达式 (用 c0 和 c1 表示),化简从而最后得出级数解.
方程正则奇点邻域内的解
警告
这一节开始变得非常凶残.
注意
对于方程的奇点,我们只讨论极点类型的奇点. 方程的极点类型的奇点,同时可能是解的奇点,可以是极点、本性奇点,也可以是支点.
/Theorem/
如果 z0 是方程
dz2d2w+p(z)dzdw+q(z)w=0
的奇点,则在 p(z) 和 q(z) 都解析的环形区域 0<∣z−z0∣<R 内,方程的两个线性无关解为
w1(z)=(z−z0)ρ1k=−∞∑∞ck(z−z0)kw2(z)=gw1(z)ln(z−z0)+(z−z0)ρ2k=−∞∑∞dk(z−z0)k
其中 ρ1,ρ2 和 g 都是常数.
如果把这样的解代入方程,会得到无穷多个正幂项和负幂项,没办法递推.
但是如果只有有限个负幂项,那么可以写出
w1(z)=(z−z0)ρ1k=0∑∞ck(z−z0)kw2(z)=gw1(z)ln(z−z0)+(z−z0)ρ2k=0∑∞dk(z−z0)k
这种解称为正则解.
- 当 g=0,w2(z) 和 w1(z) 的形式不同,分别求解;
- 当 g=0,那么两个解形式相同.
/Theorem/
方程在奇点 z0 的邻域 0<∣z−z0∣<R 有两个正则解
w1(z)=(z−z0)ρ1k=0∑∞ck(z−z0)kw2(z)=gw1(z)ln(z−z0)+(z−z0)ρ2k=0∑∞dk(z−z0)k
的充要条件:z0 是
- p(z) 的不超过一阶的极点;
- q(z) 的不超过二阶的极点.
证明方式是直接把级数解代入方程.
Wronsky 行列式的来源:考虑方程的两个解都满足
wi′′+p(z)wi′+q(z)wi=0
两式交叉相乘再相减,得到
w1w2′′−w2w1′′+p(z)(w1w2′−w2w1′)=0
也就是
[w1w2′−w2w1′]′+p(z)[w1w2′−w2w1′]=0⟹dzdΔ(z)+p(z)Δ(z)=0
其中这个 Δ(z) 就是所谓的 Wronsky 行列式,
Δ(z)=w1(z)w1′(z)w2(z)w2′(z)
最终得到
Δ(z)=Δ(z0)e−∫z0zp(z)dz,w2(z)=w1(z)∫w12(z)Ae−∫z0zp(z)dzdz
理论上可以只求出 w1 然后代到 Wronsky 行列式的这个推论里面算出 w2,但是这个方法并没有简化任何计算.
/Example/
求 Legendre 方程
(1−x2)dx2d2y−2xdxdy+l(l+1)y=0
在 x=1 邻域内的有界解.
先代 w1 进去. (一般都是先代 w1,因为更好算而且在 g=0 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算出两个解) 得到指标方程:
ρ(ρ−1)+ρ=0
和递推关系:
cn=−2n2n(n−1)−l(l+1)cn−1
同时指标方程的解为 ρ1=ρ2=0. 得到第一解:
Pl(x)=n=0∑∞(n!)21Γ(l−n+1)Γ(l+n+1)(2x−1)n
当然第二解不用求,因为我们求的是有界的解,ln(x−1) 会在 x→1 时无界.
讨论:若方程正则奇点处的两个指标满足 ℜ(ρ1)=ℜ(ρ2),则
- ρ1−ρ2= 非负整数,第二解一定不含对数项
- ρ1−ρ2=0,第二解一定含有对数项
- ρ1−ρ2= 正整数,第二解可能不含对数项
Bessel 方程的解
Bessel 方程写作
dz2d2w+z1dzdw+(1−z2ν2)w=0
其中 ν 是常数,ℜ(ν)>0;z=0 是方程的正则奇点,z=∞ 是方程的非正则奇点.
讨论在 z=0 邻域内的解,有
w(z)=zρk=0∑∞ckzk,c0=0
代入,指标方程是
ρ2−ν2=0
下课了.
更新日志
2025/11/4 09:40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40c75-feat(note): add af, ed & eq note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