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Lesson 3 分离变量法 (二)
约 1404 字大约 5 分钟
2025-10-10
分离变量法 (一)
接着上节课的内容.
检验解的适定性
对于一段质元,动能为
∫21(ρdx)(∂t∂u)2
势能为
∫T⋅1+(∂x∂u)2−1dx≈∫21T(∂x∂u)2dx
直接把 u 通解代入上面的表达式:
u=n=1∑∞[Cnsin(lnπat)+Dncos(lnπat)]sin(lnπx)
其实因为三角函数的正交性 (虽然我们没有算过余弦函数的正交性,但是可以随便算一下来验证,就是用积化和差公式),所以积分后的式子并没有那么复杂,得到
EkEp=21ρn=1∑∞l2n2π2a2[Cncos−Dnsin]2⋅2l=41lρa2n=1∑∞n2π2[Cn2cos2+Dn2sin2−2CnDnsincos]=21Tn=1∑∞l2n2π2[Cnsin+Dncos]⋅2l=41lTn=1∑∞n2π2[Cn2sin2+Dn2cos2+2CnDnsincos]
因为我们知道 T=ρa2,所以上面两个能量的系数完全相等;另外,相加可以得到能量守恒:
E=4lπ2ρa2n=1∑∞n2[Cn2+Dn2]
对于积分形式,验证能量守恒
dtdE=∫0lρ∂t∂u∂t2∂2udx+∫0lT∂x∂u∂t∂x∂2udx
自然的想法是对后面一个积分做分部积分,同时利用 T=ρa2,得到
dtdE=∫0lρ∂t∂u∂t2∂2udx+ρa2∂t∂u∂x∂u0l−∫0lρa2∂t∂u∂x2∂2udx
积分的部分直接是波动方程.
波动方程的能量守恒保证了其解的适定性 (唯一性和稳定性).
分离变量法得到的结果其实是把波动分解为很多驻波的叠加.
如果把驻波解利用积化和差写成两个行波解,并完成解析延拓 (驻波解只能在一小段范围成立,而行波解可以向远处传播),可以建立起驻波解和行波解的关系.
上节课没有讲第三类边界条件,考虑本征值问题:
X′′+λX=0,X(0)=0,X(l)−X′(l)=0
首先知道 λ=0 不是本征值,且因为左边是第一类边界条件,因此解的形式只能是
Xλ=sinλx
代入第三类边界条件,本征值满足
λ=tanλl
分离变量法总结
- 分离变量
- 求解本征值问题
- 求出全部特解
- 利用本征函数的正交性定叠加系数
- 检查
矩形区域内的稳定问题
分离变量法在热传导方程和稳定问题 (例如,Laplace 方程) 中的应用.
定解问题:
⎩⎨⎧∂x2∂2u+∂y2∂2u=0u∣x=0=0,∂x∂ux=a=0u∣y=0=f(x),∂y∂uy=b=00<x<a,0<y<b0≤y≤b0≤x≤a
分离变量,令 u(x,y)=X(x)Y(y),则
X′′(x)+λX(x)=0,Y′′(y)−λY(y)=0
对于 X,通解为 X(x)=Asinλx+Bcosλx,边界条件得到 B=0,A=0,本征值
λn=(2a2n+1π)2,n=0,1,⋯
对于 Y,通解为双曲函数. 一般解为
u(x,y)=n=0∑∞(Cnsinh2a2n+1πy+Dncosh2a2n+1πy)sin2a2n+1πx
代入边界条件求出
Dn=a2∫0af(x)sin2a2n+1πxdx,Cn=−Dntanh2a2n+1πb
高维情况的讨论
最保险的方式是逐个分离变量.
分离变量法 (二)
这是用来解决非齐次的方程和边界条件的情况.
两端固定弦的受迫振动
先讨论方程为非齐次的情形. 定解问题:
⎩⎨⎧∂t2∂2u−a2∂x2∂2u=f(x,t)u∣x=0=0,u∣x=l=0u∣t=0=0,∂t∂ut=0=00<x<l,t>0t≥00≤x≤l
首先应该对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同时齐次化,令
u(x,t)=v(x,t)+w(x,t)
其中 w 对应方程中齐次的部分,v 对应另一部分,关键在于求出 v 这个特解,这在 f 太复杂的时候其实很困难.
要求 v 满足齐次方程和齐次边界条件,但是不要求初始条件,所以这样的 v 存在但是不唯一;另外要求 w 满足齐次方程和齐次边界条件,而且要满足初始条件.
更新日志
2025/10/10 10:20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3e5ca
-feat(note): add equation-m-p note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