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Lesson 1 建立模型 & 常微分
约 2957 字大约 10 分钟
2025-09-19
可以说是本科数学里面最无聊最枯燥的一门课.
相对于数学系的偏微分方程,这门课不考虑方程是不是「有解」,而是直接上手解方程,没有什么思路.
计分:期中可能有小测 (5%),如果没有就和平时成绩算在一起为 20%,最后期末考试占 80%.
模型的建立:方程与定解条件
物理中的数理方程
重点在于记结论.
问题的来源:
静电势满足 Laplace 方程或者 Poisson 方程
∇⋅E=ε0ρ,∇2φ=−ε0ρ
波动方程
热传导问题和扩散问题中的热传导方程
描写电磁场运动变化的 Maxwell 方程组
作为微观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 Schrödinger 方程和 Dirac 方程
连续介质力学中的 Navier–Stockes 方程组和 Euler 方程组
弹性力学中的 Saint-Venant 方程组
这些 大多数 是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 (组).
下面导出一些方程.
弦的横振动方程
先假定力只能沿切线方向 (完全柔软,无剪切力),且弦均匀,做小的横振动.
警告
「小振动」并不意味着振幅小,它的概念我们之后会仔细辨析.
取弦的平衡位置是 x 轴,两端在 x=0 和 x=l. 偏离平衡位置的大小为 u.
提示
这个变量用 u,数理方程中我们所有的变量都会用 u,这只是一个传统.
对于原长在 x→x+dx 的小线元,质量为 ρdx,x 和 u 方向的受力方程分别是
(Tcosθ)x+dx−(Tcosθ)x(Tsinθ)x+dx−(Tsinθ)x=0=ρdx⋅∂t2∂2u
现在要用小振动近似. 我们之前没说什么是小振动,就是因为在这里我们想让什么东西小就可以让什么东西小. 我们要求小振动的条件是:
tanθ=∂x∂u≪1
所以 sinθ≈tanθ,cosθ≈1. 第一个方程立即得到 T(x)=T(x+dx),当然我们从来没有说过 T 也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常数. 方程化为
T(∂x∂ux+dx−∂x∂ux)=ρdx⋅∂t2∂2u
也就是
ρ∂t2∂2u−T∂x2∂2u=0⟹∂t2∂2u−a2∂x2∂2u=0
后面的是一个普遍的形式.
证明 T 与时间无关:
线元的伸长为
ds−dx=1+(∂x∂u)2−1dx=O((∂x∂u)2)
忽略二阶的话这就是零,既然弦不伸长那么也不会有张力的变化.
如果弦在横向还另外受到一个外力,则最后方程只是多一项:
∂t2∂2u−a2∂x2∂2u=f(x),f(x)=ρF(x)
现在变成了一个线性非齐次的二阶方程.
什么是「线性」?
把 u 换成 λu,能够在每一个未知项里面提出来一个 λ 的就是线性的.
线性一定有叠加原理,可以把 u 换成两个特解的线性叠加 c1u1+c2u2.
什么是「齐次」?
未知项的次数都是同样次数的,每一项都有未知量的同样次数.
杆的纵振动
我们做非常简化的条件,不考虑横向的应力,只考虑沿着杆的受力和伸缩. 有 Hooke 定律:
P=E⋅l0Δl
对原长在 x→x+dx 的一段,
ρSdx⋅∂t2∂2u=[P(x+dx,t)−P(x,t)]S
要弄清的问题是:什么是形变?
实际上 u 只是一段质元移动的位移,形变来源于 du,所以
P=E∂x∂u
得到方程是
∂t2∂2u−a2∂x2∂2u=0,a=ρE
这个方程和上面那一个一模一样,这些统称为波动方程. 一般的波动方程是
∂t2∂2u−a2∇2u=0
热传导方程
会用到两个热学的定律:
能量守恒
热传导的 Fourier 定律:
单位时间通过垂直 x 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热量 q 与温度的空间变化率成正比,
q=−k∂x∂u
q 是热流密度,k 是导热率,这个负号表征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.
我们假定 k 和温度无关 (这是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合理的近似),另外这个方程是稳态的定律,u 场应该要已经建立好、不随时间变化. 三维下方程写成
q=−k∇u
我们建立的模型是一个 ΔxΔyΔz 的物块,从六个表面导热:
x - axis:[(qx)x−(qx)x+dx]ΔyΔzΔt=[(k∂x∂u)x+dx−(k∂x∂u)x]ΔyΔzΔt=k∂x2∂2uΔxΔyΔzΔt
其他方向可以类比,总热量流入为
(k∇2u)ΔxΔyΔzΔt
比热容为 c,密度为 ρ,得到
∂t∂u−κ∇2u=0,κ=ρck
κ 称为扩散率. 如果介质自己内部有热量产生,则 RHS 加一项:
∂t∂u−κ∇2u=ρc1F(x,y,z,t)
扩散方程和热传导方程是同样的形式.
注意
形如热传导方程的这种称为抛物型方程.
稳定问题
比如温度稳定,
∇u2=−κf,f=ρcF
静电场是 Gauss 方程 (Poisson 方程),
∇2u=−ε0ρ
对于波动方程,如果 u 随时间周期变化,满足 u=ve−iωt,则得到 Helmholtz 方程:
∇2v+k2v=0
总结
我们得到了不同的三类方程:
方程 | 物理过程 (分类) | 数学分类 |
---|---|---|
波动方程 | 波动 | 双曲型 |
热传导方程 | 扩散 | 抛物型 |
Poisson 方程 Laplace 方程 Helmholtz 方程 | 稳恒 | 椭圆型 |
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
偏微分方程解出的「待定系数」是一个不确定的函数,如果没有 定解条件 就完全没办法得到解.
为了完全描述一个具有确定解的物理问题,在数学上需要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.
提示
lys 在课堂上装自己的电子笔装了 5 min,原因是电池装反了. 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之前是反的也能用呢?
而且他发现问题的起因是想要告诉大家 φ 和 ϕ 不一样.
边界条件
边界条件应该完全描写边界上各点在任一时刻的状况.
即使方程和边界条件可能出现一些矛盾,还是要以边界条件为准,因为边界是非常重要的.
比如弦的横振动,两侧固定,则边界条件是两侧的 u 恒为零:
u∣x=0=u∣x=l=0
(这是零阶的边界 - 第一类边界条件)
杆的纵振动,边界的那一小块 ε→0,我们认为这一段没有长度、没有质量,所以也不能有加速度,这一端是自由的,则
∂x∂ux=l=0
(这是一阶导数形式的边界 - 第二类边界条件)
如果边界上是一个弹簧,那么边界条件是
[∂x∂u+Eku]x=l=Eku0
(这是零阶和一阶结合的边界 - 第三类边界条件)
对于热传导,有时边界温度已知:
u∣Σ=ϕ(Σ,t)
也有时是边界上的热流已知:
∂n∂uΣ=k1ψ(Σ,t)
这里的对 n 求偏导指的是在法线方向求导,也就是 n^⋅(∇u).
上面都是三类边界条件,但是我们还可能遇到无界的问题. 无界空间的边界条件给出未知函数在无穷远处的极限行为,要求很熟乃至它的导数在无穷远处有界.
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区别:
初始条件都是卡在自变量的同一个位置,比如规定 t=0 时刻的 u 和 u˙;或者 x=l 位置的 u 和 u′.
边界条件则是在自变量不同地方的条件,也不会给出一个 u 的各阶导数.
以齐次初始条件 y′∣x=0=y∣x=0=0 定解,方程只有零解;以齐次边界条件 y∣x=0=y∣x=π=0 定解,方程有非零解 y=Csinx,齐次边界条件能够给出非零解.
也就是说,只有边界条件才会出现本征值问题,产生多解.
连接条件
如果问题有多种介质构成,在介质之间会产生内部的「边界」,比如电场穿过两个不同介质,这个界面上要增加连接条件.
定解问题的适定性
这是数学系的偏微分方程课最重视的问题.
偏微分方程 + 定解条件 = 定解问题.
适定性分为:
- 解的存在性:要有解;
- 解的唯一性:定解问题的解是唯一的;
- 解的稳定性:定解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微小改变,解也只有微小改变.
/Example/ (一个不适定的例子)
这个问题是测量河流中的污染物,边界是岸上没有污染,初始位置没污染.
⎩⎨⎧∂x2∂2u+∂y2∂2u=0u∣y=0=u∣y=l=0u∣x=0=∂x∂u∣x=0=00<y<l,x>0x≥00≤y≤l
这个解就是 u=0 (很好理解,上游没有污染物,下面肯定一直没有).
但是我现在做一个扰动,要求
u∣x=0=nπlsin(lnπy)
扰动后变为
u=nπlsin(lnπy)cosh(lnπx)
下游出现无限大的污染.
为了定解,应该要在下游测定一个污染值,这样就把初始条件变成了边界条件,这个椭圆型方程即定解.
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通解
常微分方程
至少要会解常微分方程.
常系数方程
y′′+by′+cy=0
之类. 可以利用算符,定义
D=dxd
得到关于 D 的多项式乘上 y,比如
(D+α1)(D+α2)y=0
最终的解是 y=e−α1,e−α2.
Euler 方程
x2y′′+bxy′+cy=0
令 x=et,则之前的 D 和 x 结合,有
D′=dtd,xD=D′,x2D2=D′(D′+1),⋯
线性齐次方程可以用特解叠加得到通解.
常系数非齐次方程,可以用常数变易法找一个特解.
比如
y′′+by′+cy=f
通解是 C1y1+C2y2,求一阶导
C1y1′+C2y2′+C1′y1+C2′y2
因为只要找特解,所以可以强行要求后面两项和为零,有
⎩⎨⎧C1′y1+C2′y2=0C1′y1′+C2′y2′=f
定出函数系数.
更新日志
2025/9/19 04:21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8ec4c
-fear(note): add equation-m-p note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