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Observational Cosmology
约 2339 字大约 8 分钟
2025-09-23
—— Lessons Learned & Frontiers Ahead
赵成老师恰好是「天体物理统计方法」的授课老师.
这是第一场正式的讲座,我们从最大的 senario 开始讲起. 这也是人类最早探寻的科学之一.
我们目前有很多国际上的大型观测天文学项目:
- DES:multi-probe cosmology
- DESI:dynamical dark energy
- Euclid:Q1 quick data release
- ACT:CMB power spectrum
- KiDS:cosmic shear
This is a big party!
我们现在需要更加大的观测或者说实验,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. 这次讲座我们要了解我们从观测天文学学到了什么,我们要如何进行下一步的研究.
A Historical Review
宇宙学是研究宇宙结构、演化和宇宙起源的一门学科.
但是我们不能自己做「宇宙学」的实验,只能观测宇宙;而且我们的宇宙只有一个,我们只能确认宇宙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,但是无法重复这样的演化过程. 所以我们的研究只能是这样的:
他还真喜欢这张关系图 (
我们已经用望远镜观测了很多年宇宙,但是我们观测够了吗?
最早期的时候,人类只能用裸眼观测宇宙. 如果在远离人类踪迹的野地整晚观察夜空,你可能会发现整个夜空是旋转的,绕着 Polaris (北极星). 这是我们唯一能够发现的事实. 因此在这样的观测条件下,人们合理地做出假说:地球在宇宙的中心,天空中的星星绕着我们旋转.
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也是一样 —— 观测、给出模型,再用观测来验证. 我们并没有比以前的人类聪明多少,只是观测到的数据远远多于从前.
沿着历史的发展,人们开始能够使用望远镜来辅助自己的观测. 这时人们发现星体的运动和之前的简单旋转不太一样,比如火星出现了周期性的退行. 人们需要修改自己的模型,于是提出了本轮和均轮 (epicycle). 到这个时候,本轮和均轮使得理论变得越来越复杂.
Copernicus Revolution:Copernicus 用日心说极大地简化了当时复杂的地心说.
Tycho's argument: parallax (1600s):Tycho 发明了用角秒来描述星体距离的方法,他利用夏天和冬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同,观察到的星体位置不同,来证明日心说的成立. 同时,如果日心说成立,星体离我们的距离不会这么远. 因此他得到近似于目前的宇宙理论,但是限于时代,他没有提出新的理论,而是选择了更加贴合他观测的日心说.
之后 Galileo 得到了新的观测数据、Kepler 得到了星体的运行定律,再加上 Newton 的新理论出现,日心说终于得到认可. 同时,人们的观念进化了,我们现在知道,不管是地球还是太阳,都不是宇宙中特殊的观察者. 这构成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,所以我们说,这时现代宇宙学的开端.
第一条宇宙学定律是 Newton 的引力定律:
F=−Gr2m1m2
当然,到 1915 年,Einstein 创造了广义相对论. 不过 Newton 的定律仍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适用.
提示
Quiz:如果只有引力,宇宙到底是会稳定存在、扩张还是坍缩?
因为 Copernicus 原理,宇宙没有中心,所以宇宙一定不会稳定存在 (不会有一个中心让宇宙能够稳定旋转). 由不同的初始条件,宇宙可能减速膨胀或者坍缩.
但是 1920's,Hubble 发现 Hubble 定律,越远的星体就以越大的速度远离我们,因此宇宙是正在扩张的. 那么我们可以预测,在时间的早期,宇宙一定非常小、非常热,宇宙存在一个起点.
Lemaitre & Gamov 提出大爆炸理论 (1927),预测早期的光子频率越来越低,到现在为止应该是射电波段,也就是 CMB. 1964 年 Penzias & Wilson 观测到了这样的微波背景辐射,这时已经过去了将近 40 年.
提示
为什么观测证据和理论结果时间上相差这么多?
这和十年前发现的引力波差不多,引力波的预言也是在 1920-1930's.
因为宇宙学是极度依赖于技术的,人们需要花数十年来发展强大的技术才能探测这样的微小结果,宇宙学不仅是 science 的,也是 technology 的.
1998 年,人们利用造父变星作为新的宇宙标准尺度,发现现在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:
从历史的发展来看,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永远受限于对宇宙的观测. 新的观测手段总是革命性的加深我们对宇宙的认识. 到目前为止,宇宙学仍然是一门观测驱动的科学,所以:DO OBSERVE!
不管是地心说还是现代宇宙模型,其中的逻辑并没有变化:
- 基于观测数据合理推测建模
- 发现异常
- 加入新的理论修正来描述异常
- 宇宙模型复杂化
- 会有一个新的 Copernican Model 吗?
就像现在,我们发现了暗能量和暗物质,对现有的模型做了很多修正. 但是这是否让理论变得更加复杂了?
Cosmological Probes
Distance Ladder
Distance Ladder: Parallax
用地球在不同季节的不同位置,观察星空中同一颗星的不同位置,来测量星体距离我们的距离、星体之间的相对距离.
Gaia Mission 卫星就是做这个工作的. 但是这个方法只能测量不太远的星体,测量范围甚至没有超出银河系.
Distance Ladder: Variable Stars
用变星来测量距离,变星的亮度随着引力坍缩和核反应膨胀而周期性变化,这个周期和亮度在地球上可以测量,所以可以用亮度随距离的变化来测量距离.
这样的方法的测量范围取决于我们用到的变星位置.
Distance Ladder: Galaxy Properties
利用星系的位置关系来测量距离.
Type Ia Supernova:Ia 型超新星,它们爆炸后有同样的亮度,且我们了解这样的超新星的亮度变化曲线,可以作为标准烛光. 这种测量方法已经将范围拓展到红移 1 的星体.
CMB
CMB 的温度大致是 2.7 K,在这样的 CMB 温度图下,我们能看到非常好的单极温度谱,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Copernicus 原理的证明:宇宙是均匀的. 另外有一个偶极项,当然可能是宇宙不均匀,不过我们更愿意相信是地球与 CMB 之间有一个相对的速度.
同时 CMB 的功率谱有一些两点关联函数,这些表征了宇宙早期的量子涨落.
CMB 对于宇宙的曲率 Ω 也有揭示 (见 星系与宇宙).
CMB 的发现表征宇宙的 69% 是暗能量,24% 是暗物质,只有剩下的一点是我们已经熟知的物质.
提示
CMB 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宇宙吗?
并不是,中微子的解耦更早,如果我们利用中微子来测量宇宙,我们能看到更早的所谓 CνB.
Galaxy Clustering
早期宇宙存在量子涨落,重子和光子组成的耦合体随着量子涨落的增长而膨胀,但是光子解耦后,重子留在原地,形成了一个声学波,这个声学波的速度慢于逃逸的光速;另外,暗物质的运动速度更加缓慢,解耦也更早,留下来的声学波边界也更小.
这样的声学波在解耦之后被固化,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重子声学震荡 (BAO),来确定宇宙早期是如何膨胀的,了解暴涨时期的暗能量作用.
DESI 的研究就是在利用 BAO 来探究暗能量的本质.
Tsinghua 的有关新项目是 MUST,我们想要研究更大量的星系,获得更大量的数据集.
还有很多另外的 massenger,比如弱引力透镜、引力波 (探测黑洞融合)、……
提示
我们能合并不同的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吗?
NO! 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并不一样!这意味着总有一些方法有问题,或者受到了未知的涨落干扰.
到目前为止,观测天文学还是有很多未知的内容.
更新日志
2025/9/23 07:43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43d2e
-feat(note): add astro-front note于e90a7
-feat(note): add astro-front note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