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天文协会培训 - 观测入门
远程台控制
用的是向日葵.
自定义一个观测流程,对于每一个追踪目标,有一个类似 scratch 的自定义流程,一般是以相机制冷、unpark 开始拍摄,最后回到原位 park.
↑ 这玩意还有自动追踪什么的,很智能.
设备:
滤镜轮
上 RGB 滤镜,用来合成彩色图片;还有 L 滤镜,可见光波段全透.
赤道仪
控制望远镜的旋转
导星
主光路分出一段小光路给一台小相机,用来判断赤道仪的偏离
每一个自动化流程可以被保存为一个序列文件.
/提问/
曝光时间统一 600s. 寻找天体可以在天球上面找,只要知道坐标就能计算出升落时间,只要不是行星就近似在天球上固定.
实操尝试
/问题/
中天翻转:在仰角到 90 度之后要翻转一次望远镜.
冷却相机 + 等待到太阳落下到 −18 度以下 (提前十分钟调试)
解除锁定
执行拍摄目标的自动化流程,进入目标的子序列
(建立新目标:可以直接进入选择界面看可视化图片,设置旋转角度、中心点位置等;之后回到序列,把右边的目标直接拖进来)
等待目标到达 30 度以上的高度 (避免大气厚度太大)
解除锁定,等待 5s
自动对焦 (望远镜会自己拟合一个最佳对焦点)
导星 + 拍摄,600s 曝光一次,各种滤镜轮换每次拍两张
(拍摄最近快要爆炸的 T CrB (北冕座 T 再发新星) 时,曝光时间不能这么长,因为亮度太大会过曝,一般是 7s 一张)
太阳升起,停止拍摄,回到零位.
/问题/
校准导星:导星仪器不知道赤道仪移动星体会在视场中如何移动,所以要先试一次. 但是一台仪器只用试一次就行了.
天文协会聚餐
是一个只有七个人的小活动,但是拍了很多照片,反正这周没时间写流水账,干脆就用这些东西代替掉好啦.



(最后这张是所谓的“毁灭菇”,烤太久了)😋😋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