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Lesson 6 探索物质的终极结构
约 516 字大约 2 分钟
2025-10-29
—— Zhihong YE
和施老师差不多,也是中高能核物理领域.
一些科学史
阿克那萨哥拉:万物处于永恒的运动,在循环中相互转化;物质不会凭空产生和消失;物质有「种子」,由同样的基础成分组成;物质可以无限分割.
早期的原子论由德谟克利特提出.
之后在 2500 年前左右,几乎几个重要的文明都提出了四元素论或者五元素论. 同时,炼金术发展出了早期的化学. 17 世纪,早期的「微粒论」被提出.
19 世纪,Lavoisier 收录了 33 种元素;1862 年,法国人尚古多用螺旋图总结了 62 种元素,直到 1869 年 Менделеев 提出元素周期表.
1897 年 Thompson 从阴极射线中发现电子;1909 年 Rutherford 散射实验,提出原子的太阳系模型. 1918 年 Rutherford 又发现了质子,之后就是量子力学的提出和 Bohr 原子模型.
Quark & gluon 如何形成质子和中子?
- 半径问题:带电 quark 运动产生了电荷和磁荷的分布,但是理论半径和实验不同
- 质量问题:quark 质量只占据核子质量的 10%,动能贡献了 70%,剩下的部分来源未知,有可能是暗能量?
- 自旋问题:核子自旋并非简单的三 quark 自旋之和,70% 的自旋贡献来源并不确定.
胶子可能可以直接组成物质.
理论与实验
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第一性原理,由 QCD 直接推导出夸克和胶子在核子里面的波函数.
在得到破碎的核子之后,我们能够反演得到原来的核子结构. 同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碰撞中打到了哪一个夸克,但是我们可以从统计上确认到底是哪一个被打到.
更新日志
2025/10/29 17:03
查看所有更新日志
aef3c-feat(note): add pf & qm note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