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ynman 物理学讲义 - Vol.III 札记 9

2024-11-27

Schrodinger 方程

到此为止 Feynman 的思路就已经停止,之后是一些专题内容.

其实我们已经发现,只要知道经典力学中的 Hamiltonian,就能够写出量子力学的 Schrodinger 方程. 这是很有意思的故事,可以仔细想想为什么 Lagrange 和 Hamilton 这些数学家要发展出一套和 Newton 力学完全等价的表述系统.

只要你做的事情足够有趣,它就会在某一天产生新的物理.
——四字

经典力学中,H=H(q,p)H=H(q,p)的广义坐标的 Poisson 括号{qi,pj}δij\{q_i,p_j\}\propto\delta_{ij},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做的事情类似,只是将 Poisson 括号换成 Dirac 括号.

当然这是本质不同的,广义坐标生活在相空间中,维数是2N2N维(如果有NN个自由度),但是态生活在态空间中,这里的维数不是确定的,可能有\infty维,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映射,从相空间映射到态空间,这个映射保证了“括号”的形式不变,这就是所谓的“正则量子化”.

这件事情非常奇怪,有时我们甚至会怀疑到底什么是量子化. 一个判断标准是,当我们取0\hbar\to0的经典极限的时候,某一个正确的量子理论应该得到经典的结果. 一个经典系统可能会对应很多不同的量子理论,我们能通过实验的方式去确定到底什么是正确的.

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个单粒子的 Schrodinger 方程:

itψ(t,x)=[22m2+V(x)]ψ(t,x)i\hbar\frac{\partial}{\partial t}\psi(t,x)=[-\frac{\hbar^2}{2m}\nabla^2+V(x)]\psi(t,x)

我们之前说过束缚态的能量是分立的,但是没有说过原因,现在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问题.(推荐大家使用 Mathematica 自己画一画这个东西,对理解有帮助)

什么是“定态”?定态指的是能量确定的一个态,此时可以实现变量分离ψ(t,x)=ψ~(x)eiEt/\psi(t,x)=\tilde\psi(x)e^{-iEt/\hbar},其中ψ~(x)\tilde\psi(x)是“定态波函数”.

你会发现,偏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的难度不是一个量级的;所以当你发现你能够将一个偏微分方程化成常微分方程的时候,千万不要犹豫.
——四字

定态 Schrodinger 方程是

[22m2+V(x)E]ψ~(x)=0[-\frac{\hbar^2}{2m}\nabla^2+V(x)-E]\tilde\psi(x)=0

这是二阶常微分方程,可以用两个线性无关特解的线性叠加得到通解. 假设ψ~(x)=c1ψ1(x)+c2ψ2(x)\tilde\psi(x)=c_1\psi_1(x)+c_2\psi_2(x),我们要找到的是E<0E<0的解(束缚态).

为了方便,我们假设V(x)V(x)在无穷远处趋于00. 当然如果你使用 Mathematica 的话,可以随便写一个满足这样条件的势能,然后数值求解,这是简单的;不过我们现在只能在x±x\to\pm\infty的条件下求一个渐近的解,这时V0V\sim0.

ψ~(x)e±κx\tilde\psi(x)\sim e^{\pm\kappa x},其中κ=2mE\kappa=\sqrt{2m|E|}

等等,为什么两个独立的解长这样?这是 WKB 近似啊!

  1. xx\to-\infty,两个解一个趋于指数增长的,一个趋于指数衰减的,我们不妨假设ψ1(x)eκx\psi_1(x)\to e^{\kappa x}ψ2(x)eκx\psi_2(x)\to e^{-\kappa x},那我们选择挑选指数增长的解,避免了这个位置的发散. 现在ψ~(x)=c1ψ1(x)\tilde\psi(x)=c_1\psi_1(x).
  2. x+x\to+\infty,我们已经失去了“选择”的权力,解还是c1ψ1(x)c_1\psi_1(x),但是我们不知道x+x\to+\inftyψ1\psi_1的行为,一般情况下应该是ψ1(x)x+d1eκx+d2eκx\psi_1(x)\overset{x\to+\infty}{\longrightarrow}d_1e^{\kappa x}+d_2e^{-\kappa x}. 为了不发散,我们只能让d1d_1严格等于00;但是d1d_1由方程给出,方程的参数我们无法变动,唯一可以变化的是EE——所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d1(E)d_1(E)使得在这个点处波函数不发散.

可以确定的是,d1(E)d_1(E)这个函数不可能恒为00,它的零点是分散的——这就是束缚态能量分立的原因,这是一种简单的解释.

现在可以想一想,如果我们刚刚找到的束缚态不是真实的呢?假设这个势能V(x)V(x)不止在一个地方有“坑”,而是在我们研究的位置的远处还有一个“坑”,那么系统真实的本征态是在不同的坑中的束缚态的线性叠加,我们的解是近似的——有可能隧穿到另一个“坑”里面去.

所以我们的宇宙是不是处于一个稳定态?有没有可能隧穿到另外一个“势能的坑”里面去?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. Higgs 场给出的势能在246GeV246\text{GeV}处有一个“坑”,但是我们不知道更加远的地方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能量最低点(现在的实验最高只能给出TeV\text{TeV}量级的能量,所以从实验上观测是艰难的). 有没有这个最低点强相关于顶夸克(t)的质量,但是我们测不准,现在的值一般认为是171173GeV171\sim173\text{GeV}. 这是指数依赖,如果取171171,那么势能将只有这一个位置有最低点;但是如果是173173,就可能在远处出现一个甚至小于零的更低点.

这是我们至今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:我们生活在一个“刀尖”上,但是稳定地待在这个“刀尖”上.

Chapter 17 对称性和守恒律

现在差不多到了科普的部分. 对称性指的是“某种变换下的不变性”,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刻画一种动力学上的对称性(而不是几何上的对称性!).

现在考虑一个所谓的镜像变换(也叫 parity 变换,宇称变换),在量子力学中我们所做的所有变换都用算符来描述,所以镜像变换能够被表示为某个算符PP,对基础态的作用是(我们知道对基础态的作用就行了,因为所有量子力学算符都是线性算符)

P1=2,P2=1P\ket{1}=\ket{2},\quad P\ket{2}=\ket{1}

问题:能不能相差某一个任意相位使得P1=eiϕ12P\ket{1}=e^{i\phi_1}\ket{2}P2=eiϕ21P\ket{2}=e^{i\phi_2}\ket{1}

大家的回答:首先可以通过平移的方式使得只差一个相位(只有一个自由度)(这部分答案来源于一个学长),然后再注意到两次变换回到原来的结果,所以得到这个相位是00(这部分答案来源于我).

考虑做 parity 变换之后的一个初态:

A(t0)=c11+c22t0tA(t)B(t0)=c12+c21B(t)=PA(t)\begin{aligned} &\ket{A(t_0)}=c_1\ket{1}+c_2\ket{2}\overset{t_0\to t}{\longrightarrow}&\ket{A(t)}\\ &\downarrow&\downarrow\\ &\ket{B(t_0)}=c_1\ket{2}+c_2\ket{1}\longrightarrow&\ket{B(t)}=P\ket{A(t)} \end{aligned}

这个变换在时间演化下不变,也就是PP和 Hamiltonian 对易:PH=HPPH=HP. 如果我们把这个作为对称性的定义,那么会出现一些很恐怖的事情——当 Hamiltonian 对角化,我们可以找到无穷多个“对称变换”.

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. 引入“观测量的不变性”χψ2=χUUψ2|\braket{\chi|\psi}|^2=|\braket{\chi|U^\dagger U|\psi}|^2.

有一种更强的条件,是χψ=χUUψ\braket{\chi|\psi}=\braket{\chi|U^\dagger U|\psi},这一定能够得到上面那个条件,反过来不一定对——不过根据 Wigner 定理,反过来几乎是对的.

Wigner 定理:对称变换UU一定是是幺正的(UU=1UU^\dagger=1),除了时间反演(它是反幺正和反线性的[1]

这导致最后对称变换只能是这样的形式:

P=(eiφ100eiφ2)P=\begin{pmatrix} e^{i\varphi_1}&0\\0&e^{i\varphi_2} \end{pmatrix}

现在我们对对称性有两种刻画:一种是与 Hamiltonian 对易,一种是幺正.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Galileo 变换和 Lorentz 变换,它们和 Hamiltonian 不对易(如果对易,那么定态的能量应该在变换下不变),但是显然是对称变换.

实际上“对称性”这个词已经被滥用,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,但是一个必备的能力是通过上下文看出这里的对称性是何种定义,上面两种定义就是比较常用的两种定义,当然还有其他的定义.

宇称(parity)

这是一个分立的变换——你不能将左手连续地变到右手,但是照一次镜子就会实现这个变换.

±=1±22\ket{\pm}=\frac{\ket{1}\pm\ket{2}}{\sqrt2}

一般称++为“偶宇称”,-为“奇宇称”,P±=±±P\ket{\pm}=\pm\ket{\pm},也就是P=(1001)P=\begin{pmatrix}1&0\\0&-1\end{pmatrix}.

在一般态空间中,PP满足P2=1P^2=1. 不简并的定态一定有确定的宇称. 宇称变换作用在E\ket{E}这个不简并的定态上,我们考虑其能量的变化:H(PE)=PHE=PEE=E(PE)H(P\ket{E})=PH\ket{E}=PE\ket{E}=E(P\ket{E}). 原则上来说能量是EE的态有很多,但是因为不简并所以只有这一个态,那么我么就证明了上面说过的话.

如果不简并,那么我们会得到一个线性组合:PE1=c1E1+c2E2P\ket{E}_1=c_1\ket{E}_1+c_2\ket{E}_2,可以继续对PP对角化,这时候这个定态就不具有一个确定的宇称了.

我们刚刚一直在说“照镜子”,到底该如何在数学上刻画这件事情?当我们放下一面镜子,整个空间将要失去两个旋转对称,照镜子的变换写作(x1,x2,x3)(x1,x2,x3)(x^1,x^2,x^3)\to(x^1,x^2,-x^3). 为了刻画左手和右手,我们使用矢量的顺序来判定. 引入 Einstein 求和约定和 Levi-Civita 符号,如果εijkx^ix^jx^k=+1\varepsilon_{ijk}\hat{x}^i\hat{x}^j\hat{x}^k=+1则为右手系,εijkx^ix^jx^k=1\varepsilon_{ijk}\hat{x}^i\hat{x}^j\hat{x}^k=-1则为左手系. 这一种量称为“赝标量(pseudo-scalar)”,宇称变换就是使得赝标量变号的变换.


下课之后的讨论:

  1. 上课讨论“左手能不能连续变到右手”这一问题,有同学提出,升高一个维度是否可以实现这件事?

    想一想,这是一个幻觉. 如果我们把下面这种东西作为宇称变换:

    P=(111)P=\begin{pmatrix} -1&&&\\&-1&&\\&&\ddots&\\&&&-1 \end{pmatrix}

    那么简单升高一个维度(到偶数维),这个就变成某一种旋转变换——这是连续的,但同时这不能被作为一个宇称变换.

    所以真正好的一个宇称变换的写法是一个对角阵,对角线上只有一个分量是1-1,其他分量都是11,这是可以升维度的,升高维度还是宇称变换,而且是分立的变换.

  2. 到底什么样的变换才能叫作宇称变换?

    只要能使得赝标量变号,这就是一个宇称变换.

  1. 这两个概念在任何一本量子力学书中都能找到,按下不表.

Feynman 物理学讲义 - Vol.III 札记 9
https://physnya.top/2024/11/27/feynman-3-9/
作者
菲兹克斯喵
发布于
2024年11月27日
许可协议